【慢跑入門講座】 初學者也能輕鬆開始運動
今天請到了三位慢跑達人來為我們講解如何擁有軟Q筋(誤),不是= =,是教大家如何做好暖身喔~要知道若是想跑出暢快、跑完輕鬆,活動前的伸展和活動後的收操千萬不可馬虎,加上這又是小編自己不會的超弱項,所以就利己利人的請到達人們來為我們做示範啦~ 今天請到的達人由左至右依序為9公里短程慢跑美少女小葳、半程馬拉松好手閻筱晴、全程馬拉松勇腳何志豐,達人們將為我們講解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越跑越輕鬆、常保腳骨軟Q!?最完整的伸展運動一次公開囉!大家可要認真學習喔!
開跑前的小提醒!
跑步之前伸展腿部,跑步之後會按摩腿部,讓肌肉放鬆舒緩一下,線條會更好!運動前確實伸展暖身,可以延長我的跑步時間,真的可以跑得更久、更遠,伸展動作是保護身體的重要動作,長跑後簡單的冰敷也是必要的保養工作。
A.賽前賽後要注意—靜態伸展
伸展可以分為動態與靜態兩種,每個動作需要維持十秒鐘左右,才可以達到拉長肌肉、增加身體柔軟度的效果。賽前不但能放鬆,運動後還能預防痠痛,可以說是延長運動壽命的關鍵動作喔!
上半身伸展
上半身的靜態伸展可以從壓臂與腰部的伸展開始。以壓臂為例,先將右手向左方伸直,用左手前臂將右手肘向後壓,十秒之後再換邊進行。如此一來,你會感覺肩膀更輕鬆,跑步時雙手的擺動更自在
下半身伸展
跑步時,腿部的運動量最大,因此壓膝、全壓以及弓箭步這些伸展動作切不可少。以弓箭步為例,雙腳與肩同寬,前後腳距離一大步,軀幹向下壓,約十秒後再換腿,這個動作可以協助伸展腿部後側肌肉。
B. 跑前跑後別忘記—動態暖身
做完靜態伸展,接下來是動態的暖身,著重於主要關節的繞環運動,可以讓跑友在運動時關節伸展角度更大、更輕鬆。不論是靜態與動態,賽後都要再做一次,如果加上小腿和大腿肌肉的按摩,鐵腿效應就會離你而去喔!
頸部
以頸部為圓心,頭部順時針旋轉約十圈左右,再換逆時針方向旋轉,可以放鬆頸部與肩膀的肌肉。
手臂
由上而下,分別進行肩膀、手肘與手腕繞圈運動,順時針方向與逆時針方向均進行十圈。
髖關節
雙腳張開與肩同寬,雙手插腰,以腰部為中心,順時針畫圓約十圈後,反方向再進行一次。
膝蓋
雙腳張開與肩同寬, 雙掌扶著膝蓋,下蹲時,左右膝蓋向外側畫圓撐開,再回復姿,反覆進行十次。
踝關節
雙腳腳尖輪流掂起,順時針畫圓十圈,再逆時針進行一回。若能充分伸展各處關節,可以有效提升跑步的效率和舒適感。
C. 賽中不抽筋、賽後不痠痛
1. 充份伸展暖身
靜態及動態伸展都要仔細動作,讓肌肉關節透過這些緩和的動作先暖和起來,真正進入運動動作時,才能有更好的運動效果。
2. 暖跑5分鐘
參加半馬或全馬,暖身運動要更加充分。如果時間允許,賽前可輕鬆慢跑五分鐘,讓身體發熱出汗,開賽時便能以更好的狀態出發。
3. 肌樂,肌熱!
若是賽前時間緊迫,或是天氣寒冷,可以將運動軟膏或是運動噴霧塗抹在主要關節和肌肉上,加速暖身的效果,避免因熱身不足而受傷。
4. 賽中要補給
路跑賽事均會設置飲水補給點,若不想與其他選手人擠人,可以自備運動飲料與運動能量果膠,隨時補充水份與礦物質,避免脫水或抽筋等憾事。
5. 抽筋先伸展
如果比賽途中感覺到快抽筋了,先停下腳步,到路邊伸展緊繃的肌肉,或是尋求大會護理協助,千萬別為了成績而勉強參賽,否則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!
6.冰敷不可少
想要避免肌肉發炎與撕裂困擾,冰敷是個簡單又有效的方法;在水桶或是浴缸裡準備 15 度至 20 度的冷水,以「泡十分鐘,休息十分鐘」為一個循環,賽後進行兩到三個循環,即可以減少隔日的痠痛感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