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每6分鐘就1人罹癌
大腸癌最多 肝癌口腔癌發生率較國外高 2011年 04月14日
【甯瑋瑜╱台北報導】衛生署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,全國一年有近八萬人確診罹癌,平均每六分三十五秒就有一人確診,罹癌人數持續攀升。發生率最高的是乳癌,大腸癌則是國人最常見癌症,罹癌人數最多。衛生署與專家表示,這兩種癌症都與肥胖有關,民眾應減重,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。癌症登記報告是由兩百多家醫院申報新診斷癌症個案,衛生署經一年多比對、分析之結果。
每4人就一個得病
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癌症防治組長施伶宜說,國人終其一生,每四人有一人會罹癌,與英國、韓國相同,高於新加坡及日本的每五人有一人,低於美國的每三人有一人;其中男性國人每四人有一人罹癌,女性每五人有一人。國健局長邱淑媞說,主因是我國男性肝癌、口腔癌發生率較國外高。
男易肝癌女乳癌
施伶宜指出,十大癌症發生率前五名依序是乳癌、腸癌、肝癌、肺癌與攝護腺癌。與二○○七年比較,子宮體癌(又稱子宮內膜癌)超越皮膚癌,躍升為第九名;男、女十大癌症之首分別是肝癌及乳癌,男性十大癌症排名不變,女性則是子宮體癌與胃癌互換第七、第八名。如以罹癌人數計算,則以大腸癌居首,與肝癌、肺癌、乳癌及口腔癌為前五名,佔所有癌症人數五成六。邱淑媞說,國人約在六十三歲確診罹癌,乳癌約五十一歲確診,口腔癌和子宮體癌約五十三歲確認,都屬「年輕癌」。
專家籲控制體重
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生政策研 發中心客座教授溫啟邦則提醒國人,應注意控制體重。他曾分析五十多萬人的健檢資料,平均追蹤八點五年,發現身體質量指數(BMI)大於二十七的肥胖者,罹癌風險較BMI介於十八點五至二十的正常體重者高。例如肥胖女性罹患子宮體癌風險,為正常體重女性的二點八倍,前者罹患乳癌與大腸癌風險,是後者的一點二倍;肥胖男性罹患大腸癌風險,是正常體重男性的一點六倍,前者腎臟癌風險是後者的一點五倍。
邱淑媞說,肥胖常被忽略也是罹癌危險因子,她預估與肥胖、缺乏運動相關的癌症,發生率和罹癌人數都將持續上升。
2008年男性10大癌症排行 |
2008年女性10大癌症排行 |
1、肝癌 |
1、乳癌 |
2、大腸癌 |
2、大腸癌 |
3、肺癌 |
3、肺癌 |
4、口腔癌 |
4、肝癌 |
5、攝護腺癌 |
5、子宮頸癌 |
6、胃癌 |
6、甲狀腺癌 |
7、食道癌 |
7、子宮體癌 |
8、膀胱癌 |
8、胃癌 |
9、皮膚癌 |
9、皮膚癌 |
10、鼻咽癌 |
10、卵巢癌 |